学术报告
学术报告
Hep-ex 20180413 左右手模型对“悟空”实验结果的解释
admin 207 阅读 2020-11-11

报告人:Prof. Junjie Cao,Henan Normal University

开始日期:2018-04-13

开始时间:2018-04-13 13:30~14:10

活动地点:Meeting Room 410,TDLI(Tsung-Dao Lee Library)

活动介绍
Abstract

“悟空”实验是中国自己主导的暗物质探测实验,它发现了宇宙线中正负电子能谱的“折拐”现象,受到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结果发表在Nature上。 本报告将针对“悟空”实验观测到的 1.4 TeV 处的“峰”结构,给出左右手模型框架下的一些物理结果 :

1、此类模型在不额外引入对称性的情况下,能提供暗物质候选者;
2、该暗物质候选者可以自然地湮灭到轻子末态,因此适合去解释“悟空”实验观察到的“峰”;
3、双圈重整化群方程能较好地改善单圈重整化群方程的行为,避免一些大的耦合出现Landau Pole等问题

Biography

河南省特聘教授,河南师范大学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人才,首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物理学一级博士点第一学术带头人,河南省物理学优势特色学科带头人。

200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先后在以色列理工学院和加拿大卡尔顿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
研究领域为高能物理唯象学,具体在超对称物理、Top夸克、Higgs物理以及暗物质方面开展研究;
以第一作者在Phys. Rev. Lett.、JHEP、Phys. Rev. D和Phys. Lett. B等影响因子高于5.0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多篇,论文被引用近4000次,个人H因子为34,两篇论文被评为“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
连续四年入选全球著名出版集团Elsevier发布的全球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中国高被引学者;
(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获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河南省科技进步奖、河南省青年科技奖等;
论文先后被评为第三届中国高能物理“晨光杯”一等奖、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和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和省重大项目6项。

负责分部
粒子与核物理

版权所有:Copyright © PAC (2020).上海交通大学粒子天体物理与宇宙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联系地址:上海市东川路800号李政道图书馆4楼

联系电话:021-54743772 E-mail:hyzhao@sjtu.edu.cn 邮编:200240 ICP备案编号:沪交ICP备20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