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系与星系团物理
星系与星系团物理
  • 项目简介
  • 人员团队
  • 项目成果
  • 活  动

结合重构数值模拟以多波段成像和光谱观测手段研究星系、星系团的物理属性,分析其结构,推测其形成和演化历史,特别是着重研究这些天体中磁场、暗物质的分布和影响,从而为宇宙学研究提供所需观测证据和约束。该方向的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具体如下: 


1) 推进 ELUCID 计划( Exploring the Local Universe with re-Constructed Initial Density-field)。该计划迥异于绝大多数数值模拟,旨在通过数值模拟再现近邻宇宙,从而能够与观测到的星系一一对比,显著提高对星系形成的认识。我们已从 SDSS 观测数据重构了近邻宇宙初始条件,并由此完成了一组近邻宇宙 30723 粒子的数值模拟。我们正将之同天文多波段观测中的各种结构进行一一比对,揭示近邻宇宙 10 亿光年半径内的结构形成历史,更加精确地理解星系形成。


(2) 结合多波段观测,构建本领域内最大的 Chandra-XMM 星系团(含约 500个星系团和星系群)样本。利用我们发展的图象分析手段开展样本统计研究,检验过去发现的百 kpc 尺度上的 ICM 温度涨落,并研究涨落的物理性质及星系团的物理性质,结合数值和理论研究涨落结构的动力学状态;利用光学波段的观测数据,研究上述涨落结构与 X 射线像上 AGN 加热机制导致的子结构(如 X 射线气泡和空洞)、星系团主要成员星系之间是否存在普遍的成协关系,评估活动星系加热的特征周期和有效活动时间。


(3) 分析射电巡天数据,在射电图像上识别射电结构、遗迹。研究其物理性质,并分析其光谱特性,进一步完善对 AGN 加热的认识。构建物理模型研究 AGN加热机制并分析其辐射的过程对 ICM 加热的作用,并分析和评估磁场的作用,将观测、模型与高精度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


(4) 基于 SDSS 系列公开数据释放,系统分析星系、星系群和星系团观测数据,探讨星系形成。通过测量中红移亮红星系光度函数和质量函数并与 SDSS 近邻星系结果比较,研究高亮度(大质量)端的演化,限制亮红星系的增长历史。通过测量亮红星系在>1Mpc 上的空间成团性、以及亮红星系对背景暗星系形状的引力透镜效应,限制大质量星系的暗晕质量和演化历史。


(5) 利用我们参与的 CLAUDS 项目,分析 LBG 星系的光度函数以及相关函数,研究星系在高红移的演化历史,研究高红移的结构增长历史。这些测量结果将有效提高我们对宇宙学和星系形成理论的限制能力。


版权所有:Copyright © PAC (2020).上海交通大学粒子天体物理与宇宙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联系地址:上海市东川路800号李政道图书馆4楼

联系电话:021-54743772 E-mail:hyzhao@sjtu.edu.cn 邮编:200240 ICP备案编号:沪交ICP备20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