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研究人员
固定研究人员
Kim Siang Khaw

研究机构:

研究领域: 超越标准模型物理 精确测量缪子物理 反常磁矩和电偶极矩 暗物质和暗光子 缪子冷却和缪子偶素生成

办公电话:

电子邮箱: kimsiang84@sjtu.edu.cn

个人简介
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800号 李政道研究所317室

个人介绍 

个人主页:http://web.tdli.sjtu.edu.cn/kimsiang84/
视频简介:https://vshare.sjtu.edu.cn/open/f9395b1700783427e0d9b3144e933ca3
团队招生:强度前沿粒子物理实验团队诚招海内外人才加入

教育背景

2011-2015 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博士
2009-2011 日本东京大学 硕士
2005-2009 日本京都大学 学士

工作经历

2019-至今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 李政道学者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 长聘教轨副教授
2015-2019美国华盛顿大学 博士后研究员
2011-2015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研究助理
 
研究方向

超越标准模型物理
精确测量缪子物理
反常磁矩和电偶极矩
暗物质和暗光子
缪子冷却和缪子偶素生成

荣誉奖励

2018戈登和贝蒂摩尔基金会和美国物理学会 基础物理创新奖
2018费米实验室第51届用户年会 URA差旅基金
2018入围华盛顿大学博士后导师奖
2016-2019大学研究协会(URA) 访问学者奖
2010欧洲核子研究中心计算学院,CSC 2010 参与奖
2010东京大学青年研究员海外访问计划
2004-2011日本政府本科和硕士奖学金
 
主要学术兼职

2019-至今缪子g-2合作组g-2相位和探测器接收度分析项目联合负责人
2018-至今Universe 审稿人
2017-2019缪子g-2合作组反常进动频率项目联合负责人
2017-2018缪子g-2合作组试运行特别小组联合负责人
2016-至今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Journal of Instrumentation 审稿人
2016-2018 缪子g-2合作组Nearline分析负责人
2016-2017缪子g-2合作组量能器事例重建项目负责人
2016-至今多次主办实验模拟与数据分析workshops


代表性论文专著

  1. Performance of the Muon g-2 calorimeter and readout systems measured with test beam data, by K.S. Khaw et al., NIM A 945, 162558 (2019)
  2. muCool: A next step towards efficient muon beam compression, by I. Belosevic et al., Eur. Phys. J. C79, 430 (2019)
  3. Muon g-2 reconstruction and analysis framework for the muon anomalous precession frequency, by K. S. Khaw, J. Phys. Conf. Ser. 1085 032039 (2018)
  4. Design and performance of SiPM-based readout of PbF2 crystals for high-rate, precision timing applications, by J. Kaspar et al., JINST 12 P01009 (2017)
  5. Spatial confinement of muonium atoms, by K. S. Khaw et al., Phys. Rev. A 94, 022716 (2016)
  6. Geant4 simulation of the PSI LEM beam line: energy loss and muonium formation in thin foils and the impact of unmoderated muons on the mSR spectrometer, by K. S. Khaw et al., JINST 10 P100025 (2015)
  7. Muon cooling: Longitudinal compression, by Y. Bao et al., Phys. Rev. Lett. 112, 224801 (2014)
  8. Muonium emission into vacuum from mesoporous thin films at cryogenic temperatures, by A. Antognini et al., Phys. Rev. Lett. 108, 143401 (2012)

版权所有:Copyright © PAC (2020).上海交通大学粒子天体物理与宇宙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联系地址:上海市东川路800号李政道图书馆4楼

联系电话:021-54743772 E-mail:hyzhao@sjtu.edu.cn 邮编:200240 ICP备案编号:沪交ICP备20200311